2008年8月27日
台灣兒科醫學會 |
今年(2008年)台灣又出現腸病毒71型的流行,醫界與政府單位進行疫情控制時,有一些措施似乎仍需要凝聚共識。兒科醫學會特別召集相關學者專家與疾病管制局人員,對於一些常見問題加以討論並做出共識。 |
|
1. 要如何確認腸病毒無傳染力?隔離七天或十天?父母可不可以同樣放假而不佔用年假天數?感染腸病毒應請假多少天,才不具有傳染力? |
答: 一般腸病毒在呼吸道可能存在一週左右,在糞便中則可排泄長達1-2個月。但以腸病毒71型而言,傳染大多均發生於發病一週內的急性期,所以多年來台灣衛生單位將病患隔離或停課一週的規定,似乎均能有效地阻止幼稚園或托兒所的流行,也間接證實長達1-2個月糞口傳染的危險性極低且可以被忽略。依據兒科經典教科書(第十八版Nelson’s
Textbook of Pediatrics)所述,腸病毒感染的典型潛伏期為3-6天。考量病毒於呼吸道存在時間與潛伏期,病患隔離七天與必要時停課七天,應為可接受的原則。在實務上,很少有縣市能做到今年隔離十天的規定,其原因還包括父母不容易請假十天的現實問題。今年父母請假問題導致衛生與教育單位很大的困擾,宜照會相關單位確實訂出父母請假辦法並廣加宣導,對於腸病毒71型之類的重大疫情,各事業單位應配合防疫政策,給病童照顧者相同日數的無條件放假。 |
2. 孕婦感染腸病毒有那些症狀,對小孩有什麼影響?腸病毒是否會垂直感染?母親感染腸病毒,是不是還可以繼續餵母乳? |
答: 孕婦感染腸病毒的症狀類似兒童,但大多比較輕微,而且常與一般感冒無法區辨。有少數病例報告認為腸病毒可能發生垂直感染,但這種子宮內感染對胎兒的影響卻屬未知。學會建議如果孕婦得到腸病毒感染,並不需要考慮停止懷孕,只需要加強產前檢查即可。孕婦得到腸病毒感染時,可推知其小孩也沒有該型腸病毒的抗體,而三個月以下嬰兒得到腸病毒的時候,可能併發高死亡率的新生兒敗血症。除了母子間的親密接觸可能傳染腸病毒之外,母奶更曾被證實可能含有腸病毒。學會建議嬰兒未滿三個月時,授乳母親若有腸病毒感染之虞,宜停止哺餵母乳,直至疾病康復為止。 |
3.腸病毒存活時間多長?開刀房的紫外線殺菌燈能否消滅腸病毒或致使不活化?衣物於紫外線下曝曬及使用高溫熱水浸泡,何種方式較佳?清潔用品對殺死腸病毒的效果?酒精可以殺死哪些病毒? |
答: 有實驗證實,在適當的溫度與濕度之下,腸病毒可在環境中生存24小時以上,所以被污染器具所導致的間接傳染,是疫情控制上必須注意的事項。戶外紫外線照射、醫院使用的紫外線殺菌燈、甲醛與酚等有機溶劑、氯、煮沸等均能有效殺滅腸病毒,對衣物使用沸水浸泡與曝曬的滅毒效果類似。因為腸病毒沒有脂肪包被(lipid
envelope),所以酒精、乙醚、氯仿的殺滅效果不佳,包括一般乾式洗手液均為如此,其他不具消毒效用的清潔用品更無滅毒效果。酒精可以有效殺死帶有脂肪包被的病毒,包括SARS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愛滋病毒、B型肝炎病毒、單純?疹病毒等。 |
4. 腸病毒流行期是否禁止幼兒去游泳池? |
答: 游泳池所含的氯可有效殺滅腸病毒,所以腸病毒流行期,不必禁止幼兒去游泳池。然國外有些因游泳池含氯濃度不足而導致腸病毒傳染的案例,所以腸病毒流行期間,政府單位宜加強游泳池消毒劑含量的稽核。 |
5. 當無法確認是否腸病毒時,是否需要強制隔離病童?或規定未確診在校戴口罩?
|
答: 腸病毒感染之初,口腔潰瘍與身上疹子可能因為不明顯而難以確定診斷。學會建議對於此類個案,如果有流行病學相關之接觸史(例如其家人或同學被確診為腸病毒感染病例),則應比照確定病例加以隔離,直至隔離七天或可排除腸病毒感染之診斷為止。如果沒有相關之接觸史,則不必強制隔離,但有發燒等較嚴重症狀時,仍應在家休息。戴口罩與洗手對於腸病毒傳染均有預防效果,若有必要可鼓勵穿戴口罩,一般以選用外科口罩為宜。 |
6. 國中生是否也要比照隔離或停課? |
答: 國中生也是傳染腸病毒的可能來源之一,所以有國中生也比照幼童隔離或停課的建議。但根據國內過去的統計資料顯示,雖有許多罹患腸病毒重症之幼兒是得到家中其他兄弟姊妹的傳染,但其可能傳染源大多是國小學童或學齡前兒童,很少有國中以上兒童。加上國中停課所引起的困擾更大,所以學會建議腸病毒感染的隔離與停課措施,侷限於國小以下兒童。 |
7. 如何加強安親班的管理? |
答: 許多安親班均有立案問題而脫離防疫相關單位的掌控,形成腸病毒防疫工作的死角。教育與衛生單位宜擬定重大疫情發生時的具體管制作為,包括一些必要的懲處,讓安親班都能納入防疫體系中。 |
8. 新聞媒體報導有人宣稱可以打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腸病毒,應如何看待這種治療? |
答: 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引起過敏性休克與其他副作用的風險,且對於腸病毒感染的治療並無任何實證根據。加上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劑量偏低,其中所含特定腸病毒的抗體濃度更低,所有醫師都不應宣稱或使用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預防或治療腸病毒感染。 |
9. 器具與校園一天應該消毒幾次? |
答: 於腸病毒出現重大疫情時,一般兒童聚集場所以一天至少消毒一次為原則。 |
10. 是否建議流行期不可洗喉嚨? |
答: 洗喉嚨所用器具均非拋棄式,故有傳染腸病毒等感染之虞。於重大疫情發生時,衛生單位應宣導不宜洗喉嚨。 |
11. 腸病毒疑似病例在門急診與病房的隔離原則? |
答: 未經診治前,無法分辨哪些病童可能是腸病毒感染,所以在門急診等場所,實際上無法規劃腸病毒感染者的特殊動線。在重大疫情發生時,則宜關閉可能傳染腸病毒的遊戲設備。腸病毒不會藉由空氣傳染,所以不需要住入負壓隔離病房。當國內有腸病毒71型重大疫情時,相關的疑似病例以住單人房為原則。病房與病床數有限時,可考慮讓臨床症狀近似的腸病毒疑似病例同住多人房。 |
撰稿:台大醫院李秉穎
審查委員:
高雄榮民總醫院:謝凱生
台大醫院:王景甲、吳美環
林口長庚醫院:夏紹軒、黃玉成、邱政洵、林奏延
馬偕醫院:彭純芝
成大醫院:王玠能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徐仲豪
童綜合醫院:遲景上
嘉義長庚醫院:黃崇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志成
振興醫院:張嘉侃
|
|